每日更新

【中外对话】学术:西班牙著作“奠定”西方汉学,需继承中欧300年交流遗产

2025年是中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第二届世界中国研究大会期间,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在接受专访时反思了两国悠久的交往历史。
他表示,中西交往始于地理大发现时代。长达数百年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加深了两国关系,不仅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也催生了早期西方汉学。其中,西班牙传教士门多萨撰写的《中华帝国史》可以说是西方中国学的“奠基之作”。
张西平认为,1500年至1800年中欧之间的平等友好交往,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进一步指出,为了搞好中国研究,必须在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背景下进行。 “汉学的存在体现了中国知识和思想的全球性。”
他呼吁国内外学术界加强交流,希望更多的中国学者了解历史和现代的中国。 “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学者到中国走一走,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资源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活力。”张西平说。 (龚薇薇、张东方)
责任编辑:【孟祥君】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